[1] 康红普, 牛多龙, 张镇, 等. 深部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[J]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010, 29(10): 1977-1987.
[2] 袁亮. 低透气煤层群首采关键层卸压开采采空侧瓦斯分布特征与抽采技术[J]煤炭学报, 2008, 33(12): 1362-1367.
[3] 何满潮. 深部的概念体系及工程评价指标[J]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005, 24(16): 2854-2858.
[4] 杨百顺, 谢洪. 综采沿空留巷充填墙体合理宽度的数值模拟研究[J].煤炭工程, 2011, 4: 72-75.
[5] 陈勇, 柏建彪, 徐营, 等. 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体宽度的合理确定[J].煤炭工程, 2012, 5: 4-7.
[6] 李学华, 王卫军, 侯朝炯. 加固顶板控制巷道底鼓的数值分析[J].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, 2003, 32(4): 436-439.
[7] 宁建国, 马鹏飞, 刘学生, 等. 坚硬顶板沿空留巷巷旁“让-抗”支护机理[J].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, 2013, 30(3): 369-374.
[8] 阚甲广. 典型顶板条件沿空留巷围岩结构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[D]. 徐州: 中国矿业大学, 2009.
[9] 张农, 陈红, 陈瑶. 千米深井高地压软岩巷道沿空留巷工程案例[J]. 煤炭学报, 2015, 40(3): 494-501.
|